学术论坛 | 吕作用——《地方文化视野下的美术研究》

发布者:msxy发布时间:2022-10-10浏览次数:178


专家简介:

吕作用,现为宁波大学副教授,发表论文及著作二十余篇。

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陈师曾艺术活动研究》,2012年度江西省艺术规划一般项目,主持

2、《江西近代书画名家研究——以王梦白和汪琨为中心》,2014年度江西师范大学人文社

科规划项目,主持

3、《江西近代文人书画家探掘与研究》,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

4、《民国文人的生存状志研究——以江西籍书国家为中心》,2016年度和江西省社会科学规

划项日,主持

5、《王梦白研究》,2018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划重点项目,主持



地方文化视野下的美术研究


吕作用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美术学科建设。何谓学科建设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我至今都没有完全明白学科建设的具体含义,它的内涵和外延各是什么?要如何进行学科建设?至少从我个人的角度,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应该如何参与学科建设?我怎么做才算为学科建设出点力?我今天的发言,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跟大家商讨,希望能够寻求一些解答。同时也趁此机会汇报一下我在江西师大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任教的前后十年里所做的一些可能跟学科建设有关的工作。换句话说,即以我个人为例,谈谈一名高校教师如何参与学科建设的经历。


2014年——在我到江西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时任江西师大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的张鉴瑞教授和苏敉教授策划主办了一份刊物《赣商·艺术鉴藏》,让我为其中的一个栏目写文章,具体的要求是写跟江西艺术有关的话题。我结合自己关注的学术领域,选择了江西籍近现代书画家作为我的写作内容,并写出了《愧对李瑞清》这么一篇所谓的“专栏文章”。此后我便以李瑞清为起点,沿着他的身份和交游圈去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书画家。比如,从李瑞清的科举身份出发,找出一些同为晚清进士且于书画有所造诣的人物,挖掘他们的生平轶事,梳理他们的艺术活动,鉴赏他们的书画作品。这样的人物有获得进士功名的范金镛、朱益藩、陈三立、刘未林、谢远涵以及举人出身的夏敬观、贡生出身的赵世俊等,他们同时也是有所成就的书画家。从李瑞清又联系到他的侄子李健,上海美专的一个篆刻教师,也是民国时期一位重要的篆刻家。再由这些人物出发,去寻找各自相关的书画家,比如说从陈三立到其子陈师曾,从刘未林到其外甥蔡公湛,从夏敬观到他晚年在上海做寓公时交往的书画社团同人——赣籍海派书画家,比如汪琨、洪庶安、黄晓汀等。再从陈师曾到其好友王梦白,以及与他们二人相关的京津画派。经过梳理发现,这些近现代江西籍书画家之间的关系往往彼此关联,比如蔡公湛与刘未林是甥舅关系、与陈师曾是好友、与王梦白有过唱和、为范金镛写过墓志铭。通过对这些书画家的梳理,不仅呈现了近现代江西书画群体的一个概貌,也使赣籍画家与海派、京津画派等主流艺术圈联系起来,地方文化视野下的美术研究呼之欲出。


《赣商·艺术鉴藏》办了两年,我也写了15位书画人物。由于专栏文章无法深入讨论一些具体问题,于是我对其中比较感兴趣的几个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写了一些所谓的学术论文。比如,以专栏文章《蔡公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背景》为基础,写成了《且安廛隐:文人蔡公湛的家世与生平》《可怜弦急为知音:叶恭绰与蔡公湛交游考》两篇文章。从专栏文章《王梦白:被遗忘的大家》出发,写成了《王梦白与陈师曾交游考略》《李毅士<王梦白像>相关问题考释》《<背面仕女图>与民国北京画坛“二白”之争》《王梦白与吴昌硕关系考述》《癸亥纪念图:一个民国文人的雅集故事》等系列文章。关于陈师曾、洪庶安、黄晓汀等人物的探讨也都有所深入,除了自己撰写论文,还推荐、指导研究生做相关研究。


在这些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我隐约感受到学科建设意味着什么,于是开始了第二项工作,即申报科研项目。比如鉴于写专栏文章所收集的资料,申报了一个教育厅的项目“江西近代文人书画家探掘与研究”;在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后,便申报了一个省社科项目“民国文人的生存状态研究:以江西籍书画家为中心”;基于数篇关于王梦白的文章,又申报了一个省文化艺术规划项目“王梦白研究”。然后,出于项目结题的需要——当然也是敝帚自珍——又将《赣商·艺术鉴藏》上的那些文章作了修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艺史芳尘:江右近现代书画人物述略》 。


以上便是我在江西师大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就职期间所做的关于“地方文化研究”的一点工作,算是我在此十年交的一份作业。今天之所以要拿自己这点上不了台面的琐事在此自我暴露,并不是说这些工作值得肯定,而是想表达两层意思。第一,是为了求证上述工作能否被视为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工作,或者说能否作为“填项”,被填入各种学科建设的表格里。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填表已无可避免。那么有关“学科建设”的内容,其主要填项是否就是上述所列的论文、项目及著作构成?这也是我开始说的希望寻求解答的困扰。第二,是为了探讨如何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学科建设接轨的问题。如果上述对学科建设的理解基本正确的话,那么学科建设关注的是成果的形式和数量问题,即要求科研工作者以多种形式(主要是3种)呈现自己的成果。因此,我们就不必过于畏惧学科建设,只要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着力于研究问题,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结果,“如何参与学科建设”这件事也许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