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吴慧平——《自由与艺术教育—以书法教育为例》

发布者:msxy发布时间:2022-10-12浏览次数:344


专家简介:

吴慧平,广州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博士后、教授、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高校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自由与艺术教育—以书法教育为例


吴慧平


尊敬的孔老师、尹老师、钱老师以及我们的主持人廖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2年第六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暨美术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我来自于广州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一、自由是全人教育的首要价值所在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的一点思考:《自由与艺术教育—以书法教育为例》,还未正式发表。那我的写作逻辑是这样的,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全人教育,又称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它的重要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自由成为全人教育的首要价值所在。1945年,哈佛委员会 12 位教授经过两年研究,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中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既能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和技艺,同时又掌握作为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遍技艺的专家。”教育的本质实际上就在于人的培养,人世间再也没有比“让人成人”更为深刻、更为宏大的课题了。那些最优秀的教育者面临的终极的“瓶颈”,它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知识,而是教育者对自身世界和自我认知的深度和高度。所以,真正做教育的人都深谙这一点,他们会以最谦逊和敬畏的心,在“外在的世界”做好匠人,在“内在的世界”寻求开悟。


二、美育是人能到达自由之境的必由之路


既然我们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核心是人怎么才能达到一种自由之境。接下来的逻辑就是美育是人能够达到自由之境的必由之路。我们刚才已经说到,与其说教育是人类群体的知识传承、心智训练和伦理教化的必要的途径,不如说它更是一种人格觉醒的事业。当代的美学家高尔泰,在他的一本书《美术自由的象征》中认为自由乃“生命的意义”,“美是自由的象征”。人越是自由,美就越加丰富。”所以人类寻求生命的意义的一切活动也因此将自由看作是优先的价值范畴。教育,它实际上探讨的就是怎样让人能够达到更加自由的一种境界,美育能使人能够达到自由之境,这是高尔泰在这本书中所说。具体的思辨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展开讨论。

其实早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者王国维先生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他在《论教育之宗旨》里面提到了现代的全人教育,他认为教育可以分为三部分:智育、德育和美育。美育一方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方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所有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所以美育是人成为完人的必备途径,也是人能够实现其自由的必由之境。既然美育是自由之境的必由途径,书法教育从属于美育,理想的书法美育必然也能达到自由之境,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三个逻辑层面。书法美育为什么能够实现人的一种精神上的一种自由,如何实现这一层面的自由?我觉得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然后才能达到人如其人的自由之境。

第一个方面就是以技授人的匠人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法和技能。第二个方面是以情动人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第三个方面是以文化人的传承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造。第四个方面是以美育人的审美教育:这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所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书法教育经过这四个方面的训练,就有可能达到“”让人成人”的自由之境。在中国书法的教育中,充满了中国智慧与文化自信,我现在特别能感受到它所的包容世界其他文化的强烈自信,中国的文化自信完全可以从这里得到体现。


三、以技授人的匠人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法和技能


第一个方面就是以技授人的匠人教育。欧阳修的散文《卖油翁》的故事,大家应该很熟悉。里面有的一句,“无他,但手熟尔。”在我们小学都已学过。在书法史料当中记载,能够达到这种熟练之境的书法家,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赵孟頫了。因为赵孟頫能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有人问他原因,他自己回答就是不过如此,就是熟练而已。所以从技术这个层面讲,我们的技巧首先要达到一种高度的娴熟。才有可能达到第二个层面,艺术的层面。艺术层面应该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


四、以情动人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看唐代吴竞的《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里面的一段,当伯牙学习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技法是熟练了,但他还是没有能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没有情感的进入。这个时候,他的老师成连就说他的老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于是成连就和伯牙一起,到了蓬莱山向子春学习如何移情。他的老师子春未见着,伯牙留在那里,闻到了海上崩撕之声,山林群鸟悲号。就突然感叹道,先生将移我情,这个时候伯牙就真正成为了天下妙手,也就是一等一的弹琴高手了。这里面说到的是艺术要能够移人情,只有能移人情才能达到艺术之境。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要关注的,实际上就是说把人的一种情感传递到你自己的一种创作当中来。我们再往下讲。


五、以文化人的传承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第三个方面就是以文化人的传承教育。以文化人这句话是来自于《易经贲卦·彖传》,就是“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这里面,人文和天文相并列,讲的就是处以文饰,应该配以礼仪之彩,而教化天下。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说节制,裁止。中国美学家徐复观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之所谓人文,乃指礼乐之教,礼乐之治。当然我们这里讲的以文化人,应该讲的是礼之教,用孔子所言,就是“立于礼”,指的就是以文化人这一方面的教育。最为典型的就是儒家文化和书法之间的关系。


六、以美育人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能力


第四个层面是以美育人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素养能力。我们刚说的就是说立于礼,是文化传承。以美育人是书法教育核心功能,这可以从美术和书法的核心素养发生之源来谈,他们都是从视觉形象入手,最后进入到我们所说的审美判断、文化理解这个领域。所以书法教育以美育人的功能不可或缺。实际上它就是“兴于诗,成于乐”。乐是讲的一种声音的艺术,书法当然也是一门艺术,无声之乐。


七、让人成为人的自由教育


当我们完成了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之后,人就有可能变为人。在我们书法理论中,最早由东汉许慎就说过了,“书者,如也。”最后不断发展,到了清代,刘熙载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阐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所以美育的目的最终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我们通过书法教育最终实现书法能够和人等同起来,或者说是人的第二张的面孔。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书法,他将所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进而塑造自己。当然美育就是在塑造人,培育人。正如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将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的灵性和可能性如何充分的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最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所以书如其人,实际上是将生活化为一首诗,将生活化为艺术,是人生的最高的境界,也是教育的最高的目标。这是一种生命的内在的超越个体生命的向上翻转,能够融入宇宙生命,从而获得绝对而纯粹的精神与自由与美感。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